1、外观
1)设置醒目的吸引点。让线束不显眼
2)不从吸引点的上面通过
3)排列方式按棋盘方式(纵、横、高度方向对齐),避免斜线布置
4)同色系。插接件、配线、防护具等色调一致
5)在前壁板、轮胎鼓包、前部上构件等发动机舱的前后面和左右侧面配置(对防止与周围零部件干涉和不显眼上有效果)
6)尽量成束配置(集合配线)。在不能成束配置时,线束间的间隙应均等
7)不用固定的线束带,根据需要使用成型的线卡
8)尽量避免空中配线
2. 防止与周围零部件干涉
1)确保相对运动零部件间隙。如:发动机上部间隙确保在运动反向(摆动)35mm、上下方向25mm。
2)确保相对不运动零部件的间隙。
3)有相对运动和干涉的地方可能会造成线束短路,作为防止召回的措施,可故意用手拽动线束,确保之间的间隙。
4)在气温下降时线束有硬化和弯曲的特点,可用手拽动线束确认装配差异。
3. 装配性和维修性
1)注意仪表台板贯通处 (通过前壁板)的装配性。需要考虑贯通处的弯曲和集合限度。
2)谋求易装配、易操作的姿态,装配时间短。
3)考虑固定位置的操作性。
4)防止由于装配差异引起的干涉
5)线束连接处(插接件)设置在易操作处。
4. 其他
1)如何避开热源。这是一个非常头痛但又非常关键的问题:小心所有排气系统和冷却风扇进出水管,如前后氧传感器,尤其是后氧
2)如何避开地面摩擦刮碰
3)如何防止溅水,建议全部使用防水插接(端子,插接件,盲塞)
线束搭铁点的设计
1、发动机ECU、ABS等对整车性能及安全影响大,且易受其他用电设备干扰,所以这些件的搭铁点一定要单设。
2、对于安全气囊系统,它的搭铁点不仅应单设,而且为了确保其安全可靠,更好采用复式搭铁。其目的是其中一处搭铁失效,系统可以通过另一搭铁点搭铁,确保系统安全工作。
3、无线电系统为避免干扰,也要单独搭铁。
4、弱信号传感器的搭铁更好独立,搭铁点更好是在离传感器较近的位置,以保证信号的真实传递。
5、其他电器件可根据具体布置情况相互组合共用搭铁点。原则是就近搭铁,避免搭铁线过长,造成不必要的电压降。
6、蓄电池负极线、发动机搭铁线等因导线截面积较大,因此一定要控制好线长和走向,减小电压降;为增加安全性,发动机、车身一般要单独连到蓄电池负极搭铁;
7、搭铁方式:一是通过孔式接头搭铁,此法一定要在接头的尾部靠上热缩管绝缘;二是通过内部短接的护套直接搭铁。
插接件的选择设计
插接件是线束的核心部件,插接件的性能直接决定着线束整体的性能,而且对全车的电器稳定性、安全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。
插接件选取要保证与电器件的良好接触,使接触电阻降为更低,提高可靠性,优先选用双弹簧式压紧结构的插接件,根据导线的截面积和通过电力的大小合理选择插接件。
发动机舱内对接的护套,由于舱内温度、湿度偏大且存在着很多腐蚀性气体和液体,因此一定要选择防水性护套,在同一条线束中若用同一种护套,其颜色和孔位一定要有区别。
基于汽车外观的整体协调性,在发动机舱中应优先选用黑色或深色的护套。为减少线束对接用护套的种类和数量,优先选用混合型件,使装配固定方便。
不同规格的插接件可承载的电流一般如下(仅供参考):1系列,10A左右;2.2或3系列,20A左右;4.8系列,30A左右;6.3系列,45A左右;7.8或9.5系列,60A左右。
端子的选择设计
插接件用的端子主要是黄铜和青铜,其中黄铜占的比重较大。另外,可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不同的镀层。
对于要求性能较高的安全气囊、ABS、ECU等用的端子插接件,应优先选用镀金件以保证安全可靠性。
蓄电池接头(电瓶夹)内部为锥体,锥度一般为1:9;电瓶夹的材料为镀锡铜、镀锌铜或铅锑合金。
线束固定方式
中央电器盒一般用钢板条、螺栓等固定,或用电器盒本身设计的固定结构直接安装在车身上。
各条线束一般用塑料扎带、卡扣等固定在车身孔内。车身孔大多为圆孔或椭圆孔,一般直径为5mm、6mm、7mm、7*12等。
各条线束间对接的护套一般用护套支架集体固定起来,并安装在车身上。
上一篇:汽车线束:被忽视的重要部件!!!
下一篇:整车电器线束设计原则是什么?